一、不凝性气体的安全排放
1.压缩式制冷系统不凝性气体的排放
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主要是系统中由于抽真空不彻底残存的、低压设备渗入的空气,此外,还有制冷剂、润滑油高温下分解出少量不凝性气体。
这些气体在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内不能液化,将降低冷凝器的传热效果,使冷凝压力及排气温度提高,压缩机制冷量减小,耗电量增加。从排气压力表指针剧烈摆动以及排气温度和冷凝压力高于正常值可判断出,系统中存在不凝性气体。一般通过空气分离器来分离出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
空气分离器是一种气—气分离设备,一般安装在制冷系统的高压设备附近。图4—2所示为氨制冷系统中常用的四重套管式空气分离器。其作用是分离和清除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空气),以保证制冷系统安全工作。
排放不凝性气体(空气)过程:先开启混合气体进入阀,使混合气体进入空气分离器的外管4和内管2,开启节流阀5,使从高压储液器来的氨液经节流降压后进入空气分离器的内管1和内管3中,低温低压氨液吸收管外混合气体的热量而汽化,经内管3上的出气管流向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储液器的回气管。受内管1、3中低温氨液的冷却,混合气体中的氨蒸气凝结成液体,与不凝性气体(空气)分离。氨液积聚在管4的底部。当积液较多时,关闭管1上的供液节流阀,打开旁通管上的节流阀,旁通管继续供液并通入管1继续吸热。此时,不凝性气体(空气)由内管上的出气管排人盛水的容器中。通过观察水中气泡的大小、多少、颜色,可以判断不凝性气体(空气)是否全部放出。当水温明显上升,有强烈氨味且水呈乳白色,并发出轻微的爆裂声时,说明有氨液放出,应立即停止不凝性气体排放。放空气阀开启度要小,以防止氨气大量漏出。
氟系统排放不凝性气体,应先关闭储液器或冷凝器的出液阀,将系统的制冷剂全部排入储液器或冷凝器内。低压系统被抽成稳定真空后,压缩机停止运转,开启排出阀的多用通道,压缩机中的高压气体从中排出。用手挡住排气,如果排出的是空气,则手感觉像吹热风一样,如果手感到有些凉且有油迹时,说明不凝性气体(空气)放净,应立即关闭放空气阀。一般要间隔操作几次才能排净不凝性气体(空气)。
2.溴化锂冷水机组不凝性气体的排放方法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带有自动抽气装置和机械真空泵两套排除不凝性气体的装置,自动抽气装置在机组工作时不断抽气,抽出的不凝性气体排至集气室。随着集气室中不凝性气体的增多达到一定时间后,机械真空泵启动将不凝性气体排出机组。自动抽气装置的型式有多种,但基本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利用溶液泵排出的高压液流作为引射抽气的动力。这种装置的抽气量比较小,但在机器运转中能自行连续不断地抽气,操作方便。随着机器密封性能的提高及防腐措施的加强,机器内部不凝性气体大为减少,因而提供了使用这种抽气装置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集气室压力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条件下,打开排气隔膜阀进行排气。具体操作步骤:
(1)软管一端接在集气室排气阀接管上。
(2)在2000mL量杯中装入1600mL的水,软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3)关闭自动抽气装置通向吸收器的回液阀,打开集气室排气阀,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在排气。
(4)当气泡停止排出,而有溶液排出时,将集气室排气阀关闭,打开自动抽气装置向吸收器的回液阀。
(5)拆下软管。
二、制冷系统的排污
主要任务是排除系统各设备、连接管道内的铁锈、灰尘等。同时还要排除管道焊接时所残留的焊渣、铁锈、其他污物。目的是避免这些杂质污物被压缩机吸入气缸内造成气缸或活塞表面产生划痕,加大磨损,甚至敲缸等事故。同时也可防止污物堵塞系统的节流装置,影响制冷系统安全正常工作。
制冷系统设备较多,管路复杂,常采用分段排污法排污。排污口设在各段的最低处,以便排污更彻底,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氮气或压缩空气排污。把压力为0.6MPa的干燥氮气或压缩空气充入排污系统,待系统压力稳定后,迅速打开排污阀,借助带压气体的急剧冲力排出系统内的污物、焊渣等杂质。这样进行多次排污,可达到排净系统的目的。这是带压操作,为避免污物对人的伤害,操作人员不可面对排污口。
压缩机自行排污。若无可供使用的干燥氮气或压缩空气设备,但又必须对系统排污,可以采用系统内的压缩机自行排污。排污过程:先将压缩机吸入阀的过滤器拆下,用过滤布包扎好入口,使空气过滤后被吸入。启动压缩机,逐渐升高压力,排气压力控制在0.6MPa左右。这样排污进行多次,直到系统干净。
三、制冷系统试压检漏
为检测系统的气密性,查看系统中各设备和管路焊口及连接处是否有泄漏,通常应在系统排污后对系统进行试压。
氟利昂制冷系统一般采用氮气试压。瓶装氮气压力较高,可达15MPa,因此使用时在氮气瓶安装减压表,保证试压操作的安全。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的试压压力为0.6——0.8MPa,环境温度变化不大时,24h之后系统压力不变,便证明系统密封性合格。否则,应检查泄漏点并加以修补,然后重新试压,直到合格。
氨制冷系统常用空气压缩机进行试压。试压压力参照表4—1。另外也可采用系统以一台制冷压缩机进行试压,其操作过程:在压缩机吸入口绑过滤白布,间隔开启压缩机,逐渐升高压力至气密性试验压力。此过程中严格控制排气温度低于120℃,油压不低于0.3MPa,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差小于1.4MPa。
制冷系统的试压检漏过程中必须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首先,严禁用氧气或其他可燃气体进行试压,以防发生爆炸。其次,查出泄漏点或需补焊部位后,必须待系统压力降到大气压力方可进行焊接作业。同时,应将系统内的氨泵、液位指示器等设备的控制阀关闭,以免损坏。
四、制冷剂使用时的安全要求
制冷剂大多为化学制品,在充注人制冷系统之前,以压缩气(液)体的形式密闭储存在高压钢瓶中,在充注入制冷系统之后,也是在一个密闭的制冷装置内循环流动,并发生气液相变,以完成传递热量的功能。所以,制冷剂的安全储存和运输,以及制冷剂充注和制冷设备的安全操作,是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制冷剂的储存与运输
(1)制冷剂钢瓶是储存和运输制冷剂的专用容器,必须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不符合规定的钢瓶,不得用作制冷剂容器。
(2)制冷剂钢瓶的容积有多种不同的规格。钢瓶表面应标明制冷剂的种类和容积,以及盛装重量。不同的制冷剂应使用不同标识的钝瓶盛装,不可混用。不得任意涂改制冷剂钢瓶本身的颜色和代号标识。
(3)钢瓶中制冷剂的存储量要根据钢瓶容积的大小来决定,不可超过规定限额。一般充装量以钢瓶容积的2/3为宜,以避免遇热膨胀压力增大而爆裂。
(4)制冷剂钢瓶在存储时应卧放,并使它们头部朝向一方。要旋紧瓶帽,放置整齐,妥善固定。立放的钢瓶要加装固定装置,防止倾倒。禁止将有制冷剂的钢瓶存储在机器设备间。专门存储制冷剂钢瓶的仓库要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装置,并远离热源和避免阳光暴晒。
氨制冷剂钢瓶不准与氧气瓶、氢气瓶同室储存,以免发生燃烧、燥炸事故。仓库内应设有抢救和灭火器材。
(5)制冷剂在运输时应设置遮阳设施,防止暴晒。避免剧烈颠簸、震荡和撞击,车上禁止烟火,并应配备防氨泄漏的工具,严禁与氧气、氢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制冷剂钢瓶不允许用电磁起重车搬运。
2.制冷剂的使用安全
(1)开、关制冷剂钢瓶阀口,应使用专用的扳手或其他适当尺寸的扳手,并站在阀的侧面缓慢开启。使用时应避免碰撞,使用后要关严以免泄漏。瓶阀冻结时,应把钢瓶移到温度较高的地方,禁止使用明火对制冷剂钢瓶进行加热。确需升压灌注时,可用40——50℃的热布贴敷解冻。
(2)在分装制冷剂时,不可使钢瓶承受超过耐压限值的压力。瓶中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要定期检查分装、充注软管和设备,必要时应予更换。
(3)维修制冷系统时,应根据情况处理制冷剂的排放或存储。如需焊接操作,必须放空操作设施内的制冷剂。有制冷剂污染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并禁止明火操作。
(4)使用氨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放空气操作。使用可燃易爆制冷剂的工作场所,应按规定配置紧急排风装置。
(5)随时观察制冷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运行记录,防止因设备超压超温引起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压力增大,发生爆炸事故。制冷设备运行期间应避免设高温与加热装置。
(6)液体制冷剂与人体接触时会造成冻伤,氨等引起的冻伤通常伴有化学烧伤。所以,与液体制冷剂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避免液体制冷剂接触皮肤或眼睛。
(7)制冷剂浓度大的地方会使人缺氧,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会使人发生窒息。制冷机房、维修工作场所要具备通风设施,发现制冷剂泄漏,或感觉有较强刺激性气味时,应立即启动紧急排风装置并将人员撤至上风处,并在随后时间查找漏源排除泄漏。
制冷工作业证培训:制冷与空调系统修理调试的安全要求制冷作业人员取证培训: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全装置、仪表、阀门等安装修理的安全要求 8530 ~